荩草属禾本科
Arthraxon Beauv. (Gramineae)
34.荩草属 Arthraxon Beauv.
名称文献:Beauv. Ess. Agrost. 111. 152. 1812; Clayton et Renvoize, Gen. Gram. 353. 1986.
形态特征:一年生或多年生的纤细草本。叶片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基部心形,抱茎。总状花序1至数枚在秆顶常成指状排列;小穗成对着生于总状花序轴的各节,一无柄,一有柄。有柄小穗雄性或中性,有时完全退化仅剩一针状柄或柄的痕迹而使小穗单生于各节;无柄小穗两侧压扁或第一颖背腹压扁,含一两性小花,有芒或无芒,随同节间脱落;第一颖厚纸质或近革质,具数至多脉或脉不显,脉上粗糙或具小刚毛,有时在边缘内折或具篦齿状疣基钩毛或不呈龙骨而边缘内折或稍内折;第二颖等长或稍长于第一颖,具3脉,对折而使主脉成2脊,先端尖或具小尖头;第一小花退化仅剩一透明膜质的外稃;第二小花两性,其外稃透明膜质,基部质稍厚而自该处伸出一芒,全缘或顶端具2微齿;内稃微小或不存在;雄蕊2或3;柱头2,花柱基部分离;鳞被2,折叠,具多脉。颖果细长而近线形,染色体x=9, 10。叶片表皮硅质体为短哑铃形、十字形、近半月形或半边凹形;气孔副卫细胞为圆屋顶形至三角形;双胞微毛顶细胞钝或稍尖,长于基细胞,脉间细胞结构多型,可作为分组特征。
产地分布:本属约20种,分布于东半球的热带与亚热带地区。我国有10种6变种。
检索表
1
一年生;无柄小穗第一颖通常两侧压扁;雄蕊通常2,罕3;有柄小穗退化仅存-短柄或两颖片。
2
1
多年生;无柄小穗第一颖通常背腹压扁;雄蕊3;有柄小穗通常发育为雄性。
10
2
有柄小穗退化仅存两颖片,无柄小穗长2.5-3.5毫米;总状花序轴密被白色纤毛。
小叶荩草组
2
有柄小穗退化仅存一针状短柄或柄的痕迹;无柄小穗长4-6毫米,总状花序轴无毛或疏被毛。
4
3
无柄小穗第一颖具不明显5-7脉。
小叶荩草
3
无柄小穗第一颖具7条明显突起的棱肋。
小荩草
4
雄蕊2,花药长0.5-1毫米,第一颖等长或稍长于第二颖;第二内稃常缺如。
荩草组
4
雄蕊3,花药长1-2.5毫米;第一颖短于第二颖;第二内稃存在。
三蕊荩草组
5
总状花序轴无毛。
荩草
5
总状花序轴被毛或疏被毛。
8
6
芒甚短,不伸出小穗之外。
匿芒荩草
6
芒长而伸出小穗之外。
7
7
叶片无毛。
荩草 (原变种)
7
叶片两面有毛。
中亚荩草
8
植株矮小,高10-30厘米;第一颖具5-7脉,芒长而伸出小穗之外。
光亮荩草
8
植株高30-60厘米;第一颖具9-11脉,芒短不伸出,罕伸出小穗之外。
多脉荩草
9
总状花序轴及有柄小穗之柄密被白色柔毛;颖近革质;花药长1-1.3毫米。
海南荩草
9
总状花序轴疏被毛;有柄小穗之柄无毛,颖草质;花药长约2.5毫米。
茅坪荩草
10
第二外稃先端2裂,无柄小穗两侧通常不呈龙骨,不具篦齿状疣基钩毛,如呈龙骨只具1行篦齿状疣基钩毛;内稃常存在。
无篦齿组
10
第二外稃先端尖而不裂,无柄小穗两侧呈龙骨,具2行篦齿状疣基钩毛;内稃常缺如。
篦齿组
11
无柄小穗两侧不呈龙骨而无篦齿状疣基钩毛,仅顶端具少数小刺毛。
贵州荩草
11
无柄小穗两侧呈龙骨而具1行篦齿状疣基钩毛。
西南荩草
12
总状花序紧密,总状花序轴节间长为无柄小穗的2/3-4/5。
西南荩草(原变种)
12
总状花序稀疏,总状花序轴节间长超过无柄小穗或等长于小穗。
疏序荩草
13
小穗密被白色绒毛。
毛颖荩草
13
小穗不被白色绒毛。
14
14
总状花序节间无毛或顶端疏被短毛;花序基部的有柄小穗退化仅存短柄。
光轴荩草
14
总状花序轴节间密被长柔毛,花序基部有柄小穗发育为雄性。
15
15
无柄小穗第一颖顶端脉上具小刺毛,两翼无毛。
矛叶荩草(原变种)
15
无柄小穗第一颖脉上从基部至顶端具疣基硬刺毛,两侧翼被短纤毛。
粗刺草草
《中国植物志》第10(2)卷(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