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麦禾本科黑麦草属
Lolium temulentum L. (Gramineae)
7. 毒麦(植物学大辞典)图版33:7
名称文献:Lolium temulentum L. Sp. Pl. 93. 1753; Griseb. in Ledeb. Fl. Ross. 4: 345. 1853; Nevski in Kom. Fl. URSS 2: 546. 1934; Tzvel. in Fed. Poac. URSS 423. 1976;中国主要植物图说·禾本科449, 图381. 1959;秦岭植物志1: 102, 图82. 1976; 新疆植物检索表1: 141. 1982.
形态特征:一年生。秆成疏丛,高20-120厘米,具3-5节,无毛。叶鞘长于其节间,疏松;叶舌长1-2毫米;叶片扁平,质地较薄,长10-25厘米,宽4-10毫米,无毛,顶端渐尖,边缘微粗糙。穗形总状花序长10-15厘米,宽1-1.5厘米;穗轴增厚,质硬,节间长5-10毫米,无毛;小穗含4-10小花,长8-10毫米,宽3-8毫米;小穗轴节间长1-1.5毫米,平滑无毛;颖较宽大,与其小穗近等长,质地硬,长8-10毫米,宽约2毫米,有5-9脉,具狭膜质边缘;外稃长5-8毫米,椭圆形至卵形,成熟时肿胀,质地较薄,具5脉,顶端膜质透明,基盘微小,芒近外稃顶端伸出,长1-2厘米,粗糙;内稃约等长于外稃,脊上具微小纤毛。颖果长4-7毫米,为其宽的2-3倍,厚1.5-2毫米。花果期6-7月。染色体2n=14(Hubbard 1954,Jen Kins 1985)。
产地分布:在甘肃、陕西、安徽、浙江的麦田中有过发现。分布于地中海地区、欧洲、中亚、俄罗斯西伯利亚、高加索、小亚细亚。模式标本采自欧洲。
功能用途:毒麦之颖果中具有形成毒麦碱(C17Hi2N2O)的菌丝存在,产生麻醉性毒素,危害人畜。注意检疫防除。
图版33:7
《中国植物志》第9(2)卷(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