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越桔杜鹃亚组杜鹃花科杜鹃属
Subsect Pseudovireya (C. B. Clarke) Sleumer (Ericaceae)
亚组1.类越桔杜鹃亚组 Subsect Pseudovireya (C. B. Clarke) Sleumer in Bot. Jahrb. 74: 537. 1949; id in Fl. Males I, 6(4): 480. 1966 et in Blumea, Suppl. IV: 47. 1958. ——Rhododendron Subg. Pseudovireya C. B. Clarke in Hook. f. Fl. Brit. Ind. 3: 464. 1882. ——Rhododendron Subsect. Discovireya Sleumer in Bot. Jahrb. 74: 539. 1949. ——Ser. Vaccinioides sensu Hutch. in Stevenson, Spec. Rhodod. 817. 1930; Davidian, Rhodod. Spec. 1: 387. 1982.
形态特征:矮小至中等大小的灌木,稀大灌木或小乔木,附生或地生。幼枝通常粗糙,被鳞片和小疣状腺体。叶革质,散生或假轮生,国产种顶端常凹缺,两面被鳞片,或上面光滑,鳞片碟状,全缘或稍不整齐或有不规则的小圆齿,边缘狭窄,中心部分色深,增厚,通常凹陷。花1-2朵或数朵,顶生;花冠通常短筒状,稀漏斗状或筒状钟形,裂片直立或开展。
形态特征:亚组的模式种:越桔杜鹃 Rhododendron vaccinioides Hook. f.
产地分布:本亚组共34种,有25种产亚洲东南部,其余分布缅甸东北,我国西藏、云南、四川、贵州、广西、广东,2种分布越南。我国有8种。《西藏植物志》(3: 630. 1986.)曾记载我国西藏尚产雕纹杜鹃 R. insculptum Hutch. et K. Ward,但至今所记录本种的标本均采于缅甸东北部,故未予收载。
检索表
1
花萼不发育裂片,檐部全缘或浅波状裂。
2
1
花萼发育有明显的萼裂片。
3
2
叶较大,长1.5-3.5厘米,宽1-1.5厘米;子房密被鳞片,无毛(变种var. eriocarpum 被绒毛和鳞片)。
缺顶杜鹃
2
叶较小,长0.6-1厘米,宽0.2-0.5厘米;子房密被鳞片和密被柔毛。
密叶杜鹃
3
叶较大,长圆状倒卵形,长2-5厘米,宽1-3厘米;花冠淡红色或白色(变种:黄色着生杜鹃 R. kawakamii var. flaviflorum 的花黄色)。
4
3
叶片较小,匙形、倒卵形或长圆状倒卵形,长1.2-2.4厘米,宽0.5-1.2厘米;花冠黄色、白色或淡红色。
5
4
叶顶端具细尖头,不凹陷;花萼长1-2毫米,裂片卵形或三角形;花冠长1-1.5厘米。
着生杜鹃
4
叶顶端凹缺;花萼长2-4毫米,裂片卵形或长圆形;花冠长约0.8厘米。
瘤枝杜鹃
5
花冠白色或淡红色;花萼长约3毫米,裂片卵形或长圆形;叶散生,少有聚生。
越桔杜鹃
5
花冠黄色;花萼长1-2毫米,裂片长圆形或卵状三角形;叶数片聚生枝顶或茎节成假轮生。
6
6
花单生茎顶;子房密被鳞片和微柔毛,花冠裂片长于筒部。
岩谷杜鹃
6
花(1-)2朵生茎顶;子房密被鳞片,无毛;花冠裂片长于或短于筒部。
7
7
幼枝密被粗糙的疣状腺体;侧脉在叶上面明显凹入;花梗长2-2.5厘米,长于叶丛。
马关杜鹃
7
幼枝疏生小腺体,不明显粗糙;侧脉在叶上面不显;花梗长1.5-2厘米,短于叶丛
雷波杜鹃
《中国植物志》第57(1)卷(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