穗三毛(原变种)禾本科三毛草属
Trisetum spicatum (L.) Richt. var. spicatum (Gramineae)
4a. 穗三毛(原变种) 图版35: 4-6
名称文献:var. spicatum
形态特征:多年生。须根细弱,稠密。秆直,密集丛生,花序以下通常具绒毛,高8-30厘米(有时仅高5厘米即抽穗),具1-3节。叶鞘松弛,密生柔毛,基部者长于节间;叶舌透明膜质,长1-2毫米,顶端常撕裂;叶片扁平或纵卷,长2-15厘米,宽2-4毫米,被密或疏的柔毛,稀无毛。圆锥花序常稠密,紧缩呈穗状,卵圆形至长圆形或狭长圆形,下部有时具间断,长1.5-7厘米,宽0.5-2厘米,浅绿色或紫红色,有光泽,分枝短,被柔毛,直立或斜向上升;小穗卵圆形,长4-6毫米,含2-3小花(常为2小花);小穗轴节间长1-1.5毫米,被几等长的柔毛;颖透明膜质,近相等,中脉粗糙,第一颖长4-5.5毫米,具1脉,第二颖长5-6毫米,具3脉;第一外稃长4-5毫米,背部粗糙,顶端2齿裂,基盘被短毛,自稃体顶端以下约1.5毫米处生芒,其芒长3-4毫米,向外反曲;内稃略短于外稃,具2脊,脊上粗糙;鳞被2,透明膜质,顶端2裂或不规则齿裂;花药黄色或带紫红色,长约1.5毫米。花果期6-9月。
产地分布:产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甘肃、新疆、西藏、青海、陕西、山西、河北、湖北(神农架)、四川、云南等省区。生于海拔1900米以上的山坡草地和高山草原或高山草甸。分布于北半球极地和热带高海拔地区。模式标本采自欧洲拉普兰。
功能用途:本种为良好牧草。
图版35: 4-6
《中国植物志》第9(3)卷(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