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芒草属禾本科
Aristida L. (Gramineae)
1. 三芒草属——Aristida L.
名称文献:L., sp. Pl. 82. 1753 et Gen. Pl. ed. 5 35. 1754.——Chaetaria Beauv. Ess. Agrost. 30. t. 8. f. 5, 6. 1812.——Stipagrostis Ness in Linnaea 7: 290. 1832.
形态特征:一年生或多年生丛生草本。叶鞘平滑或被长柔毛。叶片通常纵卷,稀扁平。圆锥花序顶生,狭窄或开展;小穗含1小花,两性,线形,小穗轴倾斜,脱节于颖之上;颖片狭窄,膜质,长披针形,具1-5脉,近等长或不等长;外稃圆筒形,成熟后质较硬,具3脉,包着内稃,顶端有3芒,芒粗糙或被柔毛,芒柱直立或扭转,基盘尖锐或较钝圆,具短毛;内稃质薄而短小,或甚退化;鳞被2,较大;雄蕊30颖果圆柱形或长圆形。
产地分布:本属约有150种,广布于温带和亚热带的干旱地区。我国有11种。
检索表
1
芒全体被羽状柔毛;颖具3-7脉。
2
1
芒粗糙,颖具1脉。
3
2
小穗长1.5-1.7厘米;颖近等长或第一颖稍长于第二颖,第一颖具3-5脉,第二颖具3脉,外稃长5-7毫米,顶端平截且具一圈短毛。
羽毛三芒草
2
小穗长2.5-3厘米;颖不等长,第一颖长2.5-3厘米,具5-7脉,第二颖长2-2.3厘米,具3脉;外稃长8-9毫米,顶端2裂无毛。
大颖三芒草
3
多年生;秆多不具分枝;小穗长7-14毫米。
4
3
一年生;秆多具分枝;小穗长3-10毫米。
9
4
圆锥花序开展,分枝细弱,枝腋间生白色柔毛;小穗长(7)10-14毫米。
华三芒草
4
圆锥花序较狭窄,枝腋间无白色柔毛;小穗长8-12毫米。
5
5
侧芒短,长0.1-3毫米(仅高原三芒草A. alpina长可达6毫米)芒柱不扭转。
6
5
侧芒长5-9毫米,芒柱扭转。
8
6
侧芒长0.1-0.4毫米;小穗及外稃长10-12毫米。
短芒草
6
侧芒长1.5-6毫米;小穗及外稃长6.5-13毫米。
7
7
小穗长7-10毫米;外稃长6.5-8毫米,主芒长4-8毫米。
三刺草
7
小穗长12-13毫米;外俘长约9毫米,主芒长8-9毫米。
高原三芒草
8
叶鞘及叶片无毛;颖片与外稃平滑;花药长约3毫米。
藏布三芒草
8
叶鞘生丝状柔毛;叶片散生丝状柔毛,灰绿色;颖片与外稃微粗糙;花药长约5毫米。
糙三芒草
9
植株矮小,高10-12厘米;小穗长约3毫米;外稃长1.8-2毫米,主芒长5-8毫米
黄草毛
9
植株较高大,高15-5o厘米;小穗长6-10毫米;外稃长5-10毫米,主芒长10-15毫米。
10
10
颖近等长或第一颖稍短;外稃明显的长于颖,长7-10毫米;内稃长1.5-2.5毫米
三芒草
10
颖不等长,第一颖长为第二颖的1/2或2/3;外稃近等长于第二颖,长5-8毫米;内稃长约1毫米。
异颖三芒草
《中国植物志》第10(1)卷(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