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草属禾本科
Melica L. (Gramineae)
1.臭草属*Melica L.
名称文献:L. Sp. Pl. 66. 1753, et Gen. Pl. ed. 5: 31. 1754.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叶鞘几乎全部闭合,粗糙或被短毛。叶片扁平或内卷,常粗糙或被短柔毛。顶生圆锥花序紧密呈穗状,总状或开展;小穗柄细长,上部弯曲且被短柔毛,自弯转处折断,与小穗一同脱落;小穗含孕性小花1至数枚,上部1-3小花退化,仅具外稃,2-3枚者相互紧包成球形或棒状,脱节于颖之上,并在各小花之间断落;小穗轴光滑无毛,粗糙或被短毛;颖膜质或纸质,常有膜质的顶端和边缘,等长或第一颖较短,具1-5脉;外稃下部革质或纸质,顶端膜质,全缘,齿裂或2裂,具5-7(9)脉,背面圆形,光滑,粗糙或被毛,无芒,稀于顶端裂齿间着生一芒;内稃短于外稃,或上部者与外稃等长,沿脊有纤毛或近于平滑;雄蕊3。颖果倒卵形或椭圆形,具细长腹沟。染色体大,x=9。
产地分布:本属约80种,分布于两半球的温带区域或亚热带,热带山区。我国有25种,2变种。
功能用途:低质含氢氰酸的有毒饲草。
检索表
1
圆锥花序分枝细长,伸展,直立或上升;小穗狭长,线状披针形,顶生不育外稃通常1枚,不呈粗棒状或小球形。
雀麦臭草组
1
圆锥花序分枝较短或稍长,常紧缩成穗状或总状,少数稍疏展;小穗较宽,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顶生数枚不育外稃聚集成粗棒状或小球形。
8
2
小穗大,长10-14毫米,含孕性小花3-5枚;颖卵状披针形;第一外稃长7-8毫米。
糙臭草
2
小穗较小,长5-9(10)毫米,含孕性小花2-3枚;颖狭披针形;第一外稃长4-6(7.5)毫米。
3
3
颖短,第一颖长2-3.5毫米,第二颖长3-5.5毫米;第一外稃长4-5毫米;内秤脊上粗糙或具微细纤毛。
4
3
颖较长,第一颖长(3.2) 3.8-8.5毫米,第二颖长(3.8) 4.6-10毫米;第一外稃长(3.5)5-7.5毫米。
6
4
植株粗壮,高100-150厘米,无根茎;花序分枝伸展。
广序臭草
4
植株较细,高40-90厘米,具根茎;花序分枝直立或上升。
5
5
叶舌极短或缺;叶片宽2-6毫米,斜向上伸;花药带紫色,长0.5-1毫米。
甘肃臭草
5
叶舌透明膜质,长3-5毫米;叶片宽约2毫米;花药黄色,长2毫米。
长舌臭草
6
花序分枝多,并着生多数小穗;小穗紫色或绿色带紫色,含孕性小花2-3枚。
藏东臭草
6
花序分枝少,并着生少数小穗;小穗灰绿色或绿色,含孕性小花1-2枚。
7
7
花序分枝较短,直立向上;小穗含孕性小花2枚;颖草质;花药小,长约1毫米。
高山臭草
7
花序分枝细长,水平伸展或斜上升;小穗仅含孕性小花1枚;颖透明膜质;花药大,长1.8-2毫米。
雅江臭草
8
外稃被长柔毛。
毛稃奥草组
8
外稃无毛或被糙毛。
12
9
外稃背面仅沿边缘脉上被直立长柔毛。
10
9
外稃背面遍生或沿脉被直立长柔毛。
11
10
植株较矮,高25-50厘米,密集丛生,具短根茎;小穗较小,长3-6毫米。
小穗臭草
10
植株较高大,高30-100厘米,常单生,偶有短根茎;小穗较大,长4.5-7.5毫米。
德兰臭草
11
秆与叶鞘及叶片两面均密被白柔毛;小穗紧密,长6-8毫米,含孕性小花1枚;外稃背面遍生长3-4毫米的直立柔毛。
毛鞘臭草
11
秆光滑;叶鞘仅基部被毛;叶片上面被毛;小穗疏松,长4-6毫米,含孕性小花2枚;外稃背面沿脉疏被长约1毫米的柔毛。
伊朗臭草
12
外稃顶端2裂,稀具缺刻。
裂稃臭草组
12
外稃顶端钝或尖,全缘不具2裂。
臭草组
13
圆锥花序具较少的小穗;叶舌微凹,中间长0.5-1.5毫米,两侧长3毫米;外稃顶端常有缺刻,长6-8毫米。
柴达木臭草
13
圆锥花序具较多的小穗,十分稠密;叶舌平截或圆形;外稃顶端2裂或具缺刻。
14
14
小穗淡绿色,长4-7毫米;外稃顶端2浅裂或具缺刻,第一外稃长3-4.5毫米;叶舌长2-6.5毫米,背面无毛。
青甘臭草
14
小穗紫红色或黄色,长5-11毫米;外稃顶端2裂,第一外稃长3.5-7毫米;叶舌长1-4毫米,背面常被短毛。
15
15
小穗紫红色,长5-8毫米,含孕性小花2枚;叶舌长约1毫米。
藏臭草
15
小穗黄色,长8-11毫米,含孕性小花2-4枚;叶舌长2-3毫米。
黄穗臭草
16
圆锥花序在花期开展,具较少小穗;小穗紫色或褐紫色;外稃背面中部以下被糙毛。
大臭草
16
圆锥花序常狭窄或近总状。
17
17
圆锥花序长6-30厘米,常具较多小穗;颖和外稃质地较薄,较狭窄,外稃顶端渐尖或稍钝。
18
17
圆锥花序狭窄,常为总状,长3-12厘米,仅具少数小穗;颖和外稃质地较厚,宽圆,外稃顶端钝。
22
18
小穗大,长10-12毫米;植株高大,高达1.5米;叶片宽9-12毫米。
高臭草
18
小穗较小,长3.5-8毫米;植株一般较矮,常不超过1米;叶片宽1-7毫米。
19
19
两颖不等长,第一颖长为第一外稃的1/2 ;外稃有时疏被糙毛;小穗带紫红色。
抱草
19
两颖几等长,约等于或稍短于第一外稃;小穗常为草黄色,稀带紫色。
20
20
花序具较密集小穗;叮片扁平,宽2-7毫米。
臭草
20
花序具少数小穗;叶片较窄,常纵卷,宽1-3毫米。
21
21
叶舌长约0.5毫米;小穗含孕性小花2枚;花序不偏向一侧。
细叶臭草
21
叶舌长2-4毫米;小穗含孕性小花2-4枚;花序常偏向一侧。
偏穗臭草
22
植株密丛,无根茎;叶鞘具狭窄翅脊,鞘口及叶舌背面均被短柔毛;花序仅有4-6个小穗。
鞘翅臭草
22
植株疏丛,具匍匐根茎;叶鞘不具狭翅,鞘口及叶舌均无毛;花序具5-10多个小穗。
23
23
小穗柄弯曲,顶端下垂;小穗较小,长5-7毫米,紫红色;两颖近等长;外稃顶端钝圆,第一外稃与第二颖近等长。
俯垂臭草
23
小穗柄直立,顶端不下垂;小穗较大,长7-10毫米,淡绿色或有时带紫色;两颖不等长。
24
24
颖卵形至宽卵形,顶端稍钝;第一外稃长于第二颖。
大花臭草
24
颖披针形,顶端急尖;第一外稃近等长于第二颖。
北臭草
《中国植物志》第9(2)卷(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