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1 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等级定义及量化指标(摘自IUCN, 2012a, b)
Appendix 1 Categories and Criteria of China Higher Plant Red List
红色名录等级 THE CATEGORIES
一、灭绝 (Extinct, EX)
当一分类群无疑其最后个体已死亡时,即列为灭绝级。若在其所有历史分布范围内,已知或可能之生育地,适当之时间(考虑昼夜、季节及年度变化),进行彻底之调查后,没有 发现任何个体,则应推定为灭绝。
二、野外灭绝(Extinct in the Wi1d, EW)
一分类群只在栽培、饲养状况下生存或只剩下远离原分布地以外之移植驯化种群时,这个分 类群即列为野外灭绝。若在其所有历史分布范围内,已知或可能之生育地,适当之时间(考 虑昼夜、季节及年度变化),兼顾此一分类群之生活史及生活型 (Life cycle and Life form) 之 情况下,进行彻底之调查后,没有发现其个体,则应推定为野外灭绝。
* 地区灭绝(Regional Extinct, RE) *IUCN (2003)当一分类群在一个地区具有生殖能力的最后个体无疑已在该地区野外死亡或消失时,或一访 问类群(visitor, 指一分类群不在该地生殖,但现在或近一世纪某些时期规律性出现,如候鸟)的最后个体已在该地区野外死亡或消失时,即列为地区灭绝级。
三、极危 (Critically Endangered, CR)
当一分类群符合后列极危等级 A 至 E 之标准中之任一项时,应列为极危,它被认为在野外 面临极高之灭绝风险。
四、濒危 (Endangered, EN)
当一分类群符合后列濒危等级 A 至 E 之标准中之任一项时,应列为濒危,它被认为在野外 面临非常高之灭绝风险。
五、易危 (Vulnerable, VU)
当一分类群符合后列易危等级 A 至 E 之标准中之任一项时,应列为易危,它被认为在野外 面临高之灭绝风险。
六、近危 (Near Threatened, NT)
一分类群根据基准评估后,在目前尚未达极危、濒危或易危之标准,但非常接近或在近期内 有可能符合标准者。
七、无危(Least Concern, LC)
一分类群根据基准评估后,未达极危、濒危、易危或近危之标准。广泛分布及数量多的分类 群属于此类。
八、数据缺乏 (Data Deficient, DD)
由于缺乏足够资料致无法根据其分布或种群状况,来直接(或间接)评估其灭绝风险的分类 群。归于此级的分类群可能已被充分研究,其生物学知识也充分了解,但欠缺数量及/或分 布的正确数据。数据不足级不属于受威胁的等级之一。归于此级的分类群表示需要更多信息, 也有可能在未来的研究将其划分到适当的受威胁等级。重要的是如何善加利用已有的数据, 也要特别注意在「数据不足」及其他保育等级间进行选择的许多个案。若一分类群预期其分 布范围是相对局限或最后之纪录迄今已有相当长的期间,则将其列入受威胁等级是合理的。
* 不适宜评估(不适用) (Not Applicable, NA)
*IUCN (2003)在地区等级被视为没有资格评估的分类群,可能因在该地区不是野生种群或不是其自然生育 范围,或只是流浪者(vagrant, 在一地区只是偶然出现的分类群)。
九、未评估 (Not Evaluated, NE)
未根据基准进行评估的分类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