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àn yè wú yú
楝叶吴萸
(假装辣、鹤木、贼仔树、檫树、山苦楝、山漆、野茶辣、臭桐子树、野吴萸、臭吴萸、臭辣树、楝叶吴茱萸、云南吴萸)
Tetradium glabrifolium (Champ. ex Benth.) T. G. Hartley
物种保护
濒危等级:无危(LC)
分类信息
属种数:平地常绿阔叶林中,在山谷较湿润地方常成为主要树种;
模式标本:Champion, J.G., #382 (K000717632).
模式产地:香港
形态特征
生活型:乔木;
株:高达20米;
枝:幼枝紫褐色;
叶:叶有小叶7-11片,很少5片或更多,小叶斜卵状披针形,通常长6-10厘米,宽2.5-4厘米,少有更大的,两则明显不对称,油点不显或甚稀少且细小,在放大镜下隐约可见,叶背灰绿色,干后略呈苍灰色,叶缘有细钝齿或全缘,无毛;小叶柄长1-1.5厘米,很少短至6毫米或长达2厘米。
花:花序顶生,花甚多;萼片及花瓣均5片,很少同时有4片的;花瓣白色,长约3毫米;雄花的退化雌蕊短棒状,顶部5-4浅裂,花丝中部以下被长柔毛;雌花的退化雄蕊鳞片状或仅具痕迹。
果:果瓣(3)5(4),紫红色,每果瓣1种子;
生态习性
国内产地:产台湾、福建、广东、海南、广西及云南南部,约北纬24°以南地区。
特有性:特产;
生境:生于海拔500-800米或平地常绿阔叶林中,在山谷较湿润地方常成为主要树种。
海拔:600-1500m;
物候期:花期7-9月,果期10-12月。
功用价值
理化特性:含limonoids 及醌类化合物physcion; 根皮可能含小檗碱。种子含油26.27%。
经济价值:树高15-20米的树皮厚4-6毫米,内皮白或淡黄白色,韧皮纤维细致,网状排列。木材有酸辣气味,半环孔材,心边材区别明显。心材大,木射线在材身上如灯纱眼网状结构,黄棕色,露于空气后变深,鲜艳美观,纹理直,无虫蛀,较耐腐。板材平滑,略有光泽,是天花板、楼板、门窗、枪托、车、船内装饰及文具等用材。在广州历来的商品材“檫木”即是本种,它与森树(或称苦楝)同入良材之列。树叶是蓖麻蚕的良好饲料。 树干通直,速生,成材快,抗旱,抗风,在土质较肥沃的地方,10余年内可以成材。在广东西南部一些地区为营造速生杂木林及“四边地”的主要树种之一。 鲜叶、树皮及果皮均有臭辣气味,以果皮的气味最浓。根及果用作草药。据载有健胃、驱风、镇痛、消肿之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