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áo zhóu jiǎ tí gài jué
毛轴假蹄盖蕨
(毛叶对囊蕨)
Deparia petersenii (Kunze) M. Kato
分类信息
模式产地:模式标本采自广州附近;
形态特征
识别要点:与原变种的区别主要在于侧生羽片的裂片以约30°的夹角极斜向上,近尖头,羽片通常也显著斜向上方,囊群盖边缘在囊群成熟前平展,不内弯;
生活型:中型蕨类
株:植株高30-80厘米;
茎:根茎细长横走,连同叶柄基部疏被红棕色宽披针形鳞片;
叶:叶疏生;叶柄长10-30(-60)厘米,灰禾秆色,疏被鳞片及棕色短毛;叶片长15-50厘米,宽10-25厘米,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一回羽状,羽片羽状深裂,羽片8-10对,互生或下部的近对生,披针形,中部以下的长4-5厘.米,宽1-1.5厘米,裂片近平展,接近或有窄缺刻分开,窄舌形,有不规则浅齿;叶脉单一或分叉;叶草质,干后褐色或褐绿色,两面沿羽轴和叶轴疏生红棕色卷曲长毛,叶轴被同样毛和纤维状鳞片;
果:孢子囊群长线形,单生,或裂片基部上侧双生或弯钩形,每裂片2-4对;囊群盖棕色,边缘撕裂状,宿存,背面无毛或有短节毛;
生态习性
国内产地:河南(伏牛山区西峡、渐川、内乡等县、大别山和桐柏山区)、陕西(略阳、宁强)、甘肃(康县、文县)、江苏(连云港、江浦、句容、宜兴、苏州)、安徽(宁国、青阳九华山、太平、绩溪、歙县、休宁齐云山、屯溪)、浙江(杭州、临安天目山、镇海、普陀、开化、乐清北雁荡山、龙泉、平阳、庆元、泰顺)、江西(庐山、修水、井冈山)、福建(武夷山、建阳、泰宁、连城、福州、三明、德华、上杭、南靖、厦门、平和)、台湾(台北)、河南(罗山)、湖北(宜昌)、湖南(长沙岳麓山、衡山、东南、道县)、广东(翁源、英德、广州、惠阳、高要、信宜)、海
国外分布:韩国、日本南部、东南亚、南亚、大洋洲;
生境:山地溪边石上;
海拔:120-100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