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ái dá mù shā guǎi zǎo
柴达木沙拐枣
Calligonum
zaidamense
Losinsk.
物种保护
濒危等级:
无危(LC)
分类信息
模式产地:
模式标本采自青海柴达木盆地;A. Los.-Losinsk.在1927年, 根据П. К. Коэлов于1901年采自青海柴达木的标本,建立的C. koslovi A. Los., 原记载特征与本种是以瘦果是否扭转和刺的疏密以区别我们观察了柴达木的标本,这两个特征都没有明显的界线,故予以合并;
形态特征
生活型:
灌木;
株:
高0.6-2米;
枝:
老枝淡灰色或带黄灰色;幼枝灰绿色,节间长2-3厘米,向上开展;
花:
花稠密,2-4朵生叶腋;
果:
果(包括刺)宽椭圆形,长10-17毫米,宽8-15毫米;瘦果长卵形,扭转或不扭转,肋钝圆,沟槽深,肋中央生2行刺;刺细弱,较易折断,较疏或较密,基部扁,稍扩大,分离或稍连合,中部2次2叉分枝,末枝细尖;
生态习性
产地:
青海柴达木盆地及新疆东部(大红山);
特有:
我国特有种;
生境:
沙丘、沙砾质荒漠;
海拔:
1500-2700m;
物候:
果期7月;
iPlant.cn©植物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