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ěn huā yuè jiàn cǎo
粉花月见草
Oenothera rosea L'Hér. ex Aiton.
形态特征
生活型:多年生草本;
茎:茎常丛生,上升,长达50厘米,多分枝,被曲柔毛,有时混生长柔毛,下部常紫红色;
叶:基生叶紧贴地面,倒披针形,长1.5-4厘米,自中部渐窄或骤窄,并不规则羽状深裂下延至柄,叶柄长0.5-1.5厘米;茎生叶披针形或长圆状卵形,长3-6厘米,基部宽楔形并骤缩下延至柄,边缘具齿突,基部细羽状裂,侧脉6-8对,两面被曲柔毛,叶柄长1-2厘米;
花:花单生茎、枝顶部叶腋,近早晨日出开放;萼片披针形,长6-9毫米,背面被曲柔毛,反折再向上翻;花瓣粉红或紫红色,宽倒卵形,长6-9毫米,先端钝圆,具4-5对羽状脉;花粉约50%发育;花柱白色,长0.8-1.2厘米,伸出花筒部分长4-5毫米,柱头围以花药,裂片长约2毫米;
果:蒴果棒状,长0.8-1厘米,具4条纵翅,翅间具棱,顶端具短喙;果柄长0.6-1.2厘米;
种子:种子长圆状倒卵形,长0.7-0.9毫米;
生态习性
产地:欧亚大陆(如亚洲喜马拉雅地区、印度、尼泊尔、缅甸等)、南非等有栽培,并逸为野生;我国浙江、江西(庐山)、云南(昆明)、贵州逸为野生;
分布:原产美国得克萨斯州南部至墨西哥,在美国西南部、中美洲及南美洲暖温带中山地带发现;
生境:荒地草地、沟边半阴处,繁殖力强,成为难于清除的有害杂草;
海拔:1000-2000m;
物候:花期4-11月,果期9-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