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ān sù méi huā cǎo
甘肃梅花草
Parnassia gansuensis T. C. Ku
物种保护
濒危等级:无危(LC)
分类信息
模式产地:模式标本采自卓尼;
形态特征
生活型:多年生草本;
株:高12-30厘米,细弱;
茎:根状茎粗状,长圆形或不规则形状,其下生出多数纤维状细长根,其上有膜质褐色鳞片;
叶:基生叶2-5,具柄;叶片卵状心形,长1.5-2.2厘米,宽1.3-2厘米,先端急尖,基部弯缺甚深,呈深心形,全缘,上面深绿色,脉不明显,下面淡绿色,有5-7条弧形脉,偶有紫色小点;叶柄纤细,长2-9厘米,两侧为窄膜质;托叶膜质,长可达10毫米,干后褐色;
花:花单生于茎顶,直径1.5-1.8厘米;萼筒管短,陀螺状;萼片花后反折,宿存,倒卵形或长圆形,长3-6毫米,宽3-4毫米,先端圆,边全缘,有明显1-3条脉,并密被紫色小斑点,为花瓣长度之1/2;花瓣白色,干后有褐色小点,倒卵状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约10毫米,宽约5毫米,先端圆,上半部边缘全缘、波状或凹凸不平,基部渐窄成短爪,下半部除爪和基部外具长流苏状毛,缘毛丝状,长3-4毫米,先端常膨大成头状或棒状,内面中脉明显,侧脉不明显;雄蕊5,长约10毫米,花丝短,基部宽约0.2毫米,先端尖,花药椭圆形,长约2
果:幼果顶端扁球形,有褐色小点,花柱较短,长1.5-2毫米,先端3裂,裂片长圆形,花后反折;
生态习性
产地:甘肃南部;
生境:水沟边或阴湿处;
海拔:1300-3500m;
物候:花期7-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