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ì zǐ dòu
密子豆
(假番豆草)
Pycnospora lutescens (Poir.) Schindl.
分类信息
模式产地:模式标本采自我国广州附近;印度、缅甸;
形态特征
生活型:亚灌木状草本;
茎:茎直立或平卧;
叶:叶互生,羽状复叶,小叶3或有时仅具1小叶;叶柄长约1厘米,被灰色短柔毛;小叶近革质,倒卵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顶生小叶长1.2-3.5厘米,宽1-2.5厘米,先端圆或微凹,基部楔形或微心形,侧生小叶常较小,两面密被贴伏柔毛;
花:总状花序顶生,长3-6厘米,被灰色柔毛;花小,每2朵排列于疏离的节上;苞片早落;花萼长约2毫米,深裂,上部2裂片几合生;花冠淡紫色,长约4毫米,各瓣近等长,旗瓣近圆形,基部渐窄,龙骨瓣钝,与翼瓣粘连;雄蕊二体(9+1);子房无柄,有柔毛,胚珠多数;
果:荚果长圆形,长0.6-1厘米,膨胀,有横脉纹,成熟时黑色,沿腹缝线开裂,背缝线明显突起;
种子:种子8-10,肾状椭圆形;
染色体:2n=20;
生态习性
产地:江西南部、广东、海南、广西、贵州西南部、云南、台湾;
分布:越南、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新几内亚、澳大利亚东部;
生境:多山野草坡及平原;
海拔:50-130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