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í shēng zǐ cǎo
石生紫草
(石松)
Lithospermum hancockianum Oliv.
物种保护
濒危等级:无危(LC)
分类信息
模式产地:模式标本采自云南蒙自;
形态特征
生活型:多年生草本;
茎:茎通常单一,高5-15厘米;
叶:叶宽线形至线状披针形,长4-15厘米,宽3-9毫米,无柄,在茎上排列密集,两面都有白色短糙伏毛,下面毛较密而呈灰白色,茎下部有老叶脱落时残存的基部,形成鱼鳞状茎鞘;
花:花序紧密,常有分枝,苞片与叶同形,长1-2厘米;花萼长约11毫米,5裂至近基部,裂片线形,背面有短糙伏毛;花冠紫红色或淡紫红色,筒部直,长1-2.2厘米,外面上部有短绒毛,檐部直径约1.3毫米,裂片宽卵形,长约6毫米,脉明显,喉部无附属物但通常有5条纵褶;雄蕊着生花冠筒上部,花药长约1.6毫米,先端钝或急尖;花柱稍高出花药,顶端稍膨大,膨大处两侧各有1柱头组织;
果:小坚果三角状卵球形,褐色或白色,长约3毫米,无毛,稍有凹点,有光泽,腹面具纵隆脊;
生态习性
产地:云南及贵州的西部,为我国特有种;
生境:石灰岩山坡、石缝等处;
物候:花果期3-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