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ǔ gé wū tóu
普格乌头
Aconitum pukeense W. T. Wang
分类信息
模式产地:模式标本采自四川普格;
形态特征
茎:茎上部叶具短柄,无毛;叶片五角形,长约8厘米,宽约10厘米,基部心形,三深裂至距基部6毫米处,中央深裂片菱形,侧深裂片斜扇形,不等二裂稍超过中部;叶柄长约3厘米;
花:顶生总状花序长约18厘米,稀疏,有10花;轴和花梗均无毛;苞片叶状,渐变小;下部花梗长达8厘米,上部花梗长2-3.5厘米,开展;小苞片生花梗中部之上,下部苞片的小苞片叶状,具短柄,三深裂,长0.7-1.7厘米,宽1.1-1.7厘米,上部花梗的小,不分裂,椭圆形,倒卵形或长圆形,长5-6毫米,宽1.5-3毫米,无毛;萼片暗紫红色,上萼片盔形,高约2厘米,宽约1.2厘米,无毛,下缘近直,斜上展,长约2厘米,喙短;花瓣长2厘米,无毛,爪顶部膝状弯曲,瓣片长约1.1厘米,宽3毫米,唇长5毫米,舌形,末端微凹,距长
生态习性
产地:云南东北部(会泽)、四川西南部(普格);
生境:山地谷中竹林边或沟边;
海拔:3400-3500m;
物候:8月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