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uāng hé gǒu gǔ
双核枸骨
Ilex dipyrena Wall.
物种保护
濒危等级:无危(LC)
分类信息
模式产地:模式标本采自印度旁遮普Kumaon (Wallich 4327),非《云南植物志》(4)记载的采自云南西部;
形态特征
生活型:常绿灌木或乔木;
株:高15(-25)米;树皮灰黑色,浅纵裂;幼枝具棱,被微柔毛或近无毛,老枝粗壮,灰黄色,光滑或具小的纵裂缝,皮孔无或不明显,叶痕半圆形,不凸起;
叶:叶片厚革质,椭圆状长圆形、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稀卵形,长4-10厘米,宽2-4厘米,先端短渐尖至渐尖,渐尖头具锐尖的刺,基部阔楔形至近圆形,边缘全缘或近全缘而具刺齿3-14枚,叶面深绿色,光亮,背面淡绿色,两面无毛,主脉在叶面凹陷,被微柔毛或变无毛,在背面隆起,侧脉6-9对,在叶面微凹,在背面凸起,网状脉不明显;叶柄长3-6毫米,上面具浅槽,被微柔毛,背面具皱纹;托叶宽三角形,宿存;
花:花序簇生二年生枝叶腋,每分枝具单花,花4基数,淡绿色;雄花花梗长2-3毫米;花萼裂片卵状三角形;花瓣卵形,长约3毫米,基部合生;雄蕊长于花瓣,花药长圆状卵形;败育子房卵圆形;雌花花梗长1-3毫米;花萼与花瓣同雄花,退化雄蕊略短于花瓣;
果:果球形,径7-9毫米,熟时红色,宿存柱头盘状;分核(1)2(-4),椭圆形或近圆形,长5-7毫米,具掌状纵条纹及沟,内果皮木质;
生态习性
产地:湖北西南部(利川)、四川(木里)、云南(贡山、福贡、德钦、维西、中甸、丽江、鹤庆、大姚、景东、凤庆)和西藏东南部(察隅、亚东、墨脱)等省区;
分布:印度东北部、尼泊尔、锡金、缅甸北部;
特有:我国特有;
生境:山谷,箐边常绿阔叶林、混交林及灌丛中;
海拔:2000-3400m;
物候:花期4-7月,果期10-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