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ī zàng diǎn dì méi
西藏点地梅
(疏丛长叶点地梅)
Androsace mariae Kanitz
物种保护
濒危等级:无危(LC)
分类信息
模式产地:模式标本采自甘肃西固;
形态特征
生活型:多年生草本;
株:高4-20厘米;
根:根出条伸长,粗壮,少分枝,上部有鳞覆的栗褐色枯叶残片;叶片椭圆状披针形,通常长7-10毫米,宽2.5-3毫米;花萼狭钟形,具稍明显的肋;
叶:叶丛通常形成密丛;叶2型;外层叶无柄,舌状或匙形,长3-5毫米,先端尖,两面无毛或疏被柔毛;内层叶近无柄,匙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长0.7-1.5厘米,先端尖或近圆而具骤尖头,基部渐窄,两面被糙伏毛、长硬毛或无毛,边缘软骨质,具缘毛;
花:花葶高2-8厘米,被硬毛或腺体;伞形花序2-7(-10)花;苞片披针形或线形,长3-4亳米;与花梗、花萼均被白色毛;花梗长5-7毫米;花萼长约3毫米,分裂达中部,裂片三角形;花冠粉红或白色,径5-7毫米,裂片楔状倒卵形,先端略呈波状;
生态习性
产地:甘肃南部、内蒙古(贺兰山)、青海东部、四川西部和西藏东部;
生境:山坡草地、林缘和砂石地上;
海拔:1800-4000m;
物候:花期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