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ān jiǎo yè jiǎ lěng jué
三角叶假冷蕨
Athyrium subtriangulare Bedd.
分类信息
模式产地:模式标本采自锡金;
形态特征
茎:根状茎细长横走,直径3-4毫米,黑褐色,有稀疏的浅褐色卵状披针形鳞片伏生;叶远生;
叶:能育叶长 (13-) 60-70 (-90) 厘米;叶柄长 (5-) 30-40 (-55) 厘米,基部直径 (1-) 3-4 (-5) 毫米,和根状茎同色,密被鳞片,近地表处常密生金黄色长柔毛,向上为禾秆色,偶有浅褐色披针形膜质鳞片;叶片广卵状三角形至卵状三角形,长 (8-) 25-35 (-40) 厘米,基部宽 (10-) 20-30 (-45) 厘米,先端渐尖,二至三回羽状;羽片 (10-) 15-20对,近互生,斜向上,彼此接近,基部一对羽片略长,且较宽,长约14-20 (-28)厘米,中部宽5-
孢子囊:孢子囊群圆形,生于小脉背上,每末回裂片一至数对;囊群盖膜质,圆肾形,浅褐色;孢子具薄而透明的周壁,表面具褶皱;
染色体:染色体数目n=40,80;
生态习性
产地:陕西(宁陕、太白山)、甘肃、青海(循化)、湖北(神农架)、四川(越西、稻城、乡城、康定、盐源、木里、刷金寺、峨眉山、雷波、昭觉、若尔盖、平武、冕宁、宝兴、黑水、松潘、南坪、九龙、金川、绰斯甲、道孚、理县、泸定、甘孜、大相岭、峨边、马尔康、丹巴)、云南(维西、中甸、德钦、贡山、丽江、洱源、鹤庆、大理、宾川、兰坪、大姚、禄劝、会泽、泸水、巧家、大关)和西藏东南部(波密、吉隆、林芝、米林、亚东、扎木、更张、洛扎、察隅、工布、南迦巴瓦);
分布:尼泊尔、不丹、锡金和印度北部;
海拔:580-4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