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áo yè zhóu mài jué
毛叶轴脉蕨
Tectaria devexa Copel.
分类信息
模式产地:模式标本产地:印度尼西亚 (爪哇);
形态特征
株:植株高50-70厘米;
茎:根茎直立,顶部与叶柄基部,密被先端纤维状卷曲全缘深褐色披针形鳞片;
叶:叶族生;叶柄长25-30厘米,禾秆色或棕禾秆色,上面有浅沟并疏被短毛,下面光滑;叶片:.角形,长25-40厘米,基部宽20-25厘米,基部心形并三回羽裂,向上.回羽裂,羽片3-5对,近对生,基部1对有柄,三角形,长12-14厘米,基部宽7-9厘米,长渐尖头,基部圆截形,不对称,并有2对分离小羽片,基部下侧小羽片伸长,向上部深羽裂达羽轴;中部羽片披针形,长7-9厘米,基部宽2-2.5厘米,深羽裂达2/3;基部羽片下侧的小羽片宽披针形,深羽裂达小羽轴,裂片约10对,镰状披针形,长1-1.5厘米,基部宽4-5毫
果:孢子囊群圆形,着生小脉顶端,近叶缘;囊群盖圆肾形,全缘,有毛,宿存;
染色体:2n=80,160;
生态习性
产地:广布台湾 (宜兰、台中、南投、高雄、平东、台东) 、广东 (从化、三水、连县) 、海南 (昌江、佳切山) 、广西 (田林、靖西、百色、龙州、凌乐、阳朔、凤山、天峨、隆林、桂林、武鸣) 、四川 (屏山、峨眉山、重庆) 、贵州 (平伐、册亨、大青、荔波、罗甸) 、云南 (马关、麻栗坡、河口、蒙自、屏边、镇越) ;
分布:日本 (琉球) 、越南、泰国、斯里兰卡、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及波利尼西亚等地也产之;
生境:在石灰岩地区很常见, 生于潮湿石缝中;
海拔:150-140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