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uí suì pī jiǎn cǎo
垂穗披碱草
Elymus nutans Griseb.
分类信息
模式产地:模式标本采自喜马拉雅;
形态特征
根:基部和根出叶鞘被柔毛;叶平展,上面有时疏具柔毛,下面粗糙或平滑,长6-8厘米,宽3-5毫米;
茎:秆高50-70厘米,基部稍膝曲;
花:穗状花序较紧密,通常-F垂,长5-12厘米;穗轴边缘粗糙或具小纤毛;小穗初绿色,后带紫色,长1.2-1.5厘米,具3-4小花,偏向垂轴一侧,近无柄或具极短柄;颖长圆形,几相等,长4-5毫米,3-4脉,先端渐尖或具长1-4毫米芒;外稃长披针形,5脉,被微小短毛,第一外稃长约1厘米,先端芒长1.2-2厘米,粗糙,外曲或稍展开;内稃与外稃等长,先端钝圆或平截,脊具纤毛,脊间被稀少微短毛;
染色体:2n=42;
生态习性
产地:内蒙古、河北、陕西、甘肃、青海、四川、新疆、西藏等省区;
分布:俄罗斯、土耳其、蒙古和印度、喜马拉雅;
生境:多草原或山坡道旁和林缘;
物候:花果期7-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