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īn fěn jué
金粉蕨
Onychium siliculosum (Desv.) C. Chr.
物种保护
濒危等级:无危(LC)
分类信息
模式产地:模式标本采自菲律宾;
形态特征
株:植株小型的高10-15厘米,大型的高达65厘米,根茎粗短,斜升或直立,先端密被深棕色长钻形鳞片;
叶:叶簇生,根茎粗短,斜型或近二型;不育叶片三至四回羽状细裂,渐尖头,末回小羽片无柄,几与小羽轴等宽(不及1毫米),仅先端较宽,有1-2尖齿;能育叶柄长12-30厘米,木质,枯禾秆色或禾杆色,基部略有鳞片,向上光滑;叶片长15-35厘米,卵状披针形或长卵形,下部三至四回羽状(幼株二回羽状),中部二至三回羽状,上部一回羽状,顶端有1片长线形羽片,侧生羽片10-15对,基部1对长4-12厘米,长圆状披针形或三角形,柄长3-6毫米,各回小羽片均上先出,有柄,末回小羽片初线形,长0.5-1.5厘米,先端渐尖或近突尖,
果:孢子囊群生于能育叶的小羽片边脉;囊群盖线形,宽几覆盖主脉,成熟时张开,露出金黄色囊群及柠檬黄色蜡质粉末;孢子具块状纹饰;
生态习性
产地:台湾、海南东部、云南南部及西部(墨江、普洱、腾冲、耿马、勐腊);
分布:喜马拉雅山南部、印度尼西亚、巴布亚新几内亚、波利尼西亚、菲律宾、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泰国及印度均;
生境:干旱河谷斜坡石缝;
海拔:100-150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