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ǔn lán
笋兰
Thunia
alba
(Lindl.) Rchb. F.
物种保护
濒危等级:
无危(LC)
分类信息
模式产地:
模式标本采自印度;
形态特征
生活型:
地生或附生草本;
株:
高达55厘米;
叶:
叶薄纸质,窄椭圆形或窄椭圆状披针形,长10-20厘米;筒状鞘长2-4厘米;
花:
花序具2-7花;苞片舟状,薄革质,宿存;花梗和子房长2.5-3厘米;花白色,唇瓣黄色,有橙色或栗色斑纹,边缘白色;萼片窄长圆形,长4-5厘米,花瓣与萼片近等长,唇瓣宽卵状长圆形,长4-5厘米,有不规则流苏或啮蚀状,唇盘上部有5-6褶片,褶片裂成短流苏,距圆筒状,长约1厘米;蕊柱长约2厘米;
果:
蒴果椭圆形,长约4厘米;
生态习性
产地:
四川西南部(盐边、木里、米易、冕宁)、云南西南部至南部(镇康、景东、景洪、勐腊、勐海)和西藏东部;
分布:
尼泊尔、锡金、印度、缅甸、越南、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
生境:
林下岩石上或树权凹处;也见于多石地上;
海拔:
1200-2300m;
物候:
花期6月;
iPlant.cn©植物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