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ǎi nán jìn cǎo
海南荩草
Arthraxon castratus (Griff.) V. Narayanaswami ex Bor
形态特征
生活型:一年生;
茎:秆下部平卧地面,具多节,节易生根,多分枝,秆高约60厘米;
叶:基盘长约0.5毫米,疏被短毛;两颖近等长或第二颖稍长,近革质;第一颖卵状长圆形,先端尖或撕碎,边缘包围第二颖1/3,具6-7脉,在中部以上具数行硬疣基毛,边缘的疣基毛基部显著突起呈乳头状;第二颖舟形,先端尖,上部沿主脉疏生短刚毛,边缘膜质,被毛;第二外稃长圆状披针形,长约3.5毫米,稍短于第一颖,边缘具脱落纤毛,先端浅2裂;第二外稃披针形,长约3.5毫米,基部有一膝曲扭转的芒;芒长约1.2厘米;内稃长为外稃之半;鳞被厚膜质,长约0.5毫米;雄蕊3,花药长1-1.3毫米;
花:有柄小穗退化仅剩一长约2-2.8毫米的柄,柄被白色柔毛,有时顶端仅存微小颖的痕迹;
染色体:染色体2n=16(Mehra & Kalia,1974),36 (Gould & Soderstrom,1974);
生态习性
产地:海南;
分布:印度、印度尼西亚爪哇、越南南部、斯里兰卡;
生境:山坡干旱向阳处;
物候:秋冬抽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