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ā dōng qīng
沙冬青
Ammopiptanthus mongolicus (Maxim. ex Kom.) S. H. Cheng
物种保护
保护等级:国家二级保护
濒危等级:易危(VU)
分类信息
模式产地:模式标本采自内蒙古阿拉善;
形态特征
生活型:常绿灌木;
株:高1.5-2米,多叉状分枝;
枝:枝皮黄绿色,幼时被灰白色短柔毛;
叶:3小叶,稀单叶,叶柄长0.5-1.5厘米,密被灰白色短柔毛;托叶小,三角形或三角状披针形,与叶柄连合并抱茎,被银白色绒毛;小叶或叶菱状椭圆形或宽披针形,长2-3.5厘米,先端急尖或钝,微凹,基部楔形或宽楔形,两面密被银白色绒毛,全缘,羽状脉,侧脉几不明显;
花:总状花序顶生,有8-12朵密集的花;苞片卵形,密被短柔毛,脱落;
果:荚果扁平,线形,长5-8厘米,无毛,有2-5种子;果柄长0.8-1厘米;
种子:种子圆肾形;
生态习性
产地:内蒙古、宁夏、甘肃;
分布:蒙古南部;
生境:沙丘、河滩边台地,为良好的固沙植物;
物候:花互生;花梗长约1厘米,近无毛,中部有2枚小苞片;花萼钟形,萼齿5,上方2齿合生为较大的齿;花冠黄色,花瓣均具长瓣柄,旗瓣倒卵形,长约2厘米,翼瓣比龙骨瓣短,长圆形,长1.7厘米,龙骨瓣分离,基部有长2毫米的耳;子房具柄,线形,无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