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ái máo liǔ
白毛柳
Salix lanifera C. F. Fang & S. D. Zhao
物种保护
濒危等级:无危(LC)
分类信息
模式产地:模式标本采自康定郭达山;
形态特征
生活型:伏卧或低矮灌木;
株:高30-50厘米,多分枝;一年生枝被短柔毛,后无毛,褐色;
枝:芽长圆形,急尖,长约8毫米,栗色,微有疏柔毛;
叶:叶倒卵形或椭圆形,长8-15毫米,宽3-8毫米,先端急尖或短尖,基部圆形,边缘具腺圆齿或全缘,幼叶两面被白色绵毛;成叶上面被白绵毛,有的下面除叶脉外无毛,中脉突起,上年的老叶呈锈色;叶柄极短,长约1毫米;
花:花序椭圆形至短圆柱形,长1.2-2厘米,粗约1厘米,外观呈粉紫色,苞片长圆状倒卵形,先端急尖或稍钝,褐黑色,两面被长柔毛;腹腺1,卵形,长约0.5毫米,桔红色或红色;雄花具2雄蕊,花药红色,花丝合生为1, 基部被疏柔毛,约比苞片长1倍;子房卵形,长约1.5毫米,密被绵毛,无柄或近无柄,花柱明显,柱头2,长圆状卵形,紫红色;
果:蒴果密被白绵毛;
生态习性
产地:四川西部;
生境:山坡上;
海拔:3600-3800m;
物候:花期5月中旬,果期5月下旬-6月上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