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ùn bèi cǎo
钝背草
Amblynotus rupestris (Pall. ex Georgi) Popov ex Serg.
物种保护
濒危等级:无危(LC)
形态特征
生活型:多年生丛生草本;
株:高达8厘米,密被短糙伏毛;
茎:茎数条,直立、斜升或外倾;
叶:叶互生,基生叶及茎下部叶窄匙展,喉部具半圆形附属物;雄蕊5,生于花冠筒中部,内藏,花丝极短,花药长圆形,长约0.9毫米;子房4裂,花柱长约1毫米,柱头头状;雌蕊形,长0.7-1.5厘米,窄倒卵形或线状倒披针形,先端钝,基部渐窄成细柄,中部以上叶无柄;
花:镰状聚伞花序顶生,长1-3厘米;具苞片;花具梗;花萼5裂至基部,裂片线形,长约2毫米,果期稍增大;花冠蓝色,冠筒较花萼短,长约1.5毫米,冠檐宽钟形,径3-5毫米,裂片覆瓦状排列,倒卵形或长圆形,长约2毫米,先端钝,开基近平;
果:小坚果斜卵圆形,长1.5-2毫米,淡黄白色,无毛,有光泽,背面圆钝,腹面具纵龙骨突起,着生面位于腹面基部,三角形;种子卵圆形,背腹扁,褐色;
种子:种子褐色,背腹扁,卵形;
生态习性
产地:内蒙古和黑龙江西部;
分布:蒙古及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
物候:花果期4-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