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ā táng zǐ wǎn
巴塘紫菀
Aster batangensis Bureau & Franch.
形态特征
生活型:亚灌木;
枝:枝端有丛生基出条和花茎,基出条有密集叶和顶生莲座状叶丛;
叶:下部叶线状匙形或线形,长1.5-3.5厘米,基部渐窄;上部叶苞叶状;叶较厚,两面疏被柔毛,有缘毛,中脉与侧脉几平行;
花:花茎疏被柔毛,下部有密生叶;头状花序单生,径3-4.5厘米;总苞半球状,径1-1.5毫米;总苞片约2层,近等长,线状披针形,长0.7-1.2厘米,宽1-2毫米,外层草质,背面有腺和柔毛;内层上部草质,边缘宽膜质,背面有腺;舌状花15-20,管部长3毫米,舌片紫色,长1.2-2.2厘米,宽1-2.5毫米;管部花长约5毫米,管部长1.5毫米,裂片长1毫米:花柱附片长0.5毫米;冠毛2层,白或稍红色,外层有少数极短毛,内层长达5毫米,有多数微糙毛;
果:瘦果长圆形,长达4毫米,稍扁,下部渐窄,一面有1-2肋,一面有1肋或无肋,被密粗毛;
生态习性
产地:产于四川西部、西南部(康定、道孚、雅江、九龙、里塘、木里、巴塘)及云南西北部(大理、鹤庆、丽江、中甸)及西藏昌都地区。
生境:生于森林和灌丛边缘、开旷草地或石砾地。
海拔:海拔3400-4400米。
物候:花期5-9月;果期9-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