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ōng huá kǔ mǎi cài
中华苦荬菜
(山鸭舌草、山苦荬、黄鼠草、小苦苣、苦麻子、苦菜、中华小苦荬)
Ixeris chinensis (Thunb.) Nakai
分类信息
模式产地:模式标本采自我国;
形态特征
生活型:多年生草本;
株:高5-47厘米;
根:根垂直直伸,通常不分枝;根状茎极短缩;
茎:茎直立单生或少数茎成簇生,基部直径1-3毫米,上部伞房花序状分枝;
叶:基生叶长椭圆形、倒披针形、线形或舌形,包括叶柄长2.5-15厘米,宽2-5.5厘米,顶端钝或急尖或向上渐窄,基部渐狭成有翼的短或长柄,全缘,不分裂亦无锯齿或边缘有尖齿或凹齿,或羽状浅裂、半裂或深裂,侧裂片2-7对,长三角形、线状三角形或线形,自中部向上或向下的侧裂片渐小,向基部的侧裂片常为锯齿状,有时为半圆形;茎生叶2-4枚,极少1枚或无茎叶,长披针形或长椭圆状披针形,不裂,边缘全缘,顶端渐狭,基部扩大,耳状抱茎或至少基部茎生叶的基部有明显的耳状抱茎;全部叶两面无毛;
花:头状花序通常在茎枝顶端排成伞房花序,含舌状小花21-25枚;总苞圆柱状,长8-9毫米;总苞片3-4层,外层及最外层宽卵形,长1.5毫米,宽0.8毫米,顶端急尖,内层长椭圆状倒披针形,长8-9毫米,宽1-1.5毫米,顶端急尖;舌状小花黄色,干时带红色;
果:瘦果褐色,长椭圆形,长2. 2毫米,宽0.3毫米,有10条高起的钝肋,肋上有上指的小刺毛,顶端急尖成细喙,喙细,细丝状,长2.8毫米;冠毛白色,微糙,长5毫米;
生态习性
国内产地:分布黑龙江(哈尔滨、阿城)、河北(石家庄、涿鹿)、山西(太行山区、太原、古交、夏县、平鲁、左云、五台)、陕西(兰田、太白山)、山东(昆嵛山)、江苏(宝应、南京)、安徽(台东)、浙江(淳安、昌化)、江西(南丰)、福建(厦门)、台湾(台南)、河南(嵩县)、四川(峨眉山、江津、马边、筠连、屏山、石棉)、贵州(安顺)、云南(丽江)、西藏(林芝、米林、芒康);
国外分布:俄罗斯远东地区及西伯利亚、日本、朝鲜;
生境:山坡路旁、田野、河边灌丛或岩石缝隙中;
物候期:花果期1-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