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ú běi hǎi táng
湖北海棠
(小石枣、茶海棠、秋子、花红茶、野花红、野海棠)
Malus hupehensis (Pamp.) Rehder
物种保护
濒危等级:无危(LC)
分类信息
模式产地:模式标本采自湖北北部;
形态特征
生活型:乔木;
株:高达8米;
枝:小枝有柔毛,不久脱落;冬芽卵圆形,鳞片边缘疏生短柔毛;
叶:叶卵形至卵状椭圆形,长5-10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稀近圆形,边缘有细锐锯齿,幼时疏生柔毛,不久脱落,常紫红色;叶柄长1-3厘米,幼时被疏柔毛,渐脱落,托叶草质至膜质,线状披针形,早落;
花:花4-6组成伞房花序;花梗长3-6厘米,无毛或稍有长柔毛;苞片膜质,披针形,早落;花径3.5-4厘米;被丝托外面无毛或稍有长柔毛,萼片三角状卵形,先端渐尖或急尖,与被丝托等长或稍短,外面无毛,内面有柔毛;花瓣粉白或近白色,倒卵形,长约1.5厘米;雄蕊20:花柱3(4),基部有长绒毛,稍长于雄蕊;
果:果椭圆形或近球形,径约1厘米,黄绿色,稍带红晕,萼片脱落;果柄长2-4厘米;
生态习性
产地:湖北、湖南、江西、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广东、甘肃、陕西、河南、山西、山东、四川、云南、贵州;
生境:山坡或山谷丛林中;
海拔:50-2900m;
物候:花期4-5月,果期8-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