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ān zhā
山楂
(山里红、红果、棠棣、绿梨、酸楂)
Crataegus pinnatifida Bunge
形态特征
生活型:落叶乔木;
株:高达6米;
茎:刺长约1-2厘米,有时无刺;
叶:叶宽卵形或三角状卵形,稀菱状卵形,长5-10厘米,先端短渐尖,基部截形至宽楔形,有3-5对羽状深裂片,裂片卵状披针形或带形,先端短渐尖,疏生不规则重锯齿,下面沿叶脉疏生短柔毛或在脉腋有髯毛,侧脉6-10对,有的直达裂片先端,有的达到裂片分裂处;叶柄长2-6厘米,托叶草质,镰形,边缘有锯齿;
花:伞形花序具多花,径4-6厘米;花梗和花序梗均被柔毛,花后脱落;花梗长4-7毫米;苞片线状披针形;花径约1.5厘米:萼片三角状卵形或披针形,被毛;花瓣白色,倒卵形或近圆形;雄蕊20:花柱3-5,基部被柔毛;
果:果近球形或梨形,深红色,小核3-5;
生态习性
国内产地: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江苏;
国外分布:朝鲜和俄罗斯西伯利亚;
生境:山坡林边或灌木丛中;
海拔:100-1500m;
物候期:花期5-6月,果期9-10月;
功用价值
经济价值:山楂可栽培作绿篱和观赏树,秋季结果累累,经久不凋,颇为美观;幼苗可作嫁接山里红或苹果等砧木;果可生吃或作果酱果糕;干制后入药,有健胃、消积化滞、舒气散瘀之效;
植物文化:楂梨且缀碧,梅杏半传黄; 小子幽园至,轻笼熟柰香; 山风犹满把,野露及新尝; 欲寄江湖客,提携日月长; ——唐 杜甫《竖子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