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án zǐ cǎo
田紫草
(麦家公)
Lithospermum arvense L.
形态特征
生活型:一年生草本;
株:高达35厘米;
根:根含紫色素;
茎:茎常分枝,被短糙伏毛;
叶:叶倒披针形或线形,长3-4厘米,先端尖,两面被短糙伏毛;无柄;
花:花具短梗;花萼裂片线形,长4-5.5毫米,常直伸,两面被毛,果期长达1.1厘米,基部稍硬化;花冠高脚碟状,白色,稀蓝或淡蓝色,冠筒长约4毫米,稍被毛,冠檐长约为冠筒一半,裂片卵形或工圆形,直伸或稍开展,长约1.5毫米,稍不等大,喉部无附属物,冠筒具5纵褶;雄蕊生于花冠筒下部,花药长约1毫米;花柱长1.5-2毫米;
果:小坚果三角状卵球形,长约3毫米,灰褐色,具统状突起;
染色体:2n=14,28,36,42;
生态习性
产地: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东、山西、江苏、浙江、安徽、湖北、陕西、甘肃及新疆;
分布:朝鲜、日本、欧洲;
生境:丘陵、低山草坡或田边;
物候:花果期4-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