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ēng lóng cǎo
灯笼草
(大叶香薷、野鱼腥草、土荆芥、断血流、风轮草、第第菜、节节草、蜂窝草、楼台草、绣球草、土防风、夏枯草、脚癣草、小益母草、漫胆草、走马灯笼草、山藿香)
Clinopodium polycephalum (Vaniot) C. Y. Wu & S. J. Hsuan ex P. S. Hsu
物种保护
濒危等级:无危(LC)
分类信息
模式产地:模式标本采自贵州;
形态特征
生活型:多年生草本
茎:茎高达1米,多直立,基部有时匍匐,多分枝,被平展糙伏毛及腺毛;
叶:叶卵形,长2-5厘米,基部宽楔形或近圆,疏生圆齿状牙齿,两面被糙伏毛;叶柄长达1厘米;
花:轮伞花序具多花,球形,组成圆锥花序;苞片针状,长3-5毫米;花萼长约6毫米,径1毫米,脉被长柔毛及腺微柔毛,喉部疏被糙硬毛,果萼基部一边肿胀,径达2毫米,上唇3齿三角形,尾尖,下唇2齿芒尖;花冠紫红色,长约8毫米,被微柔毛;冠筒伸出,上唇直伸,先端微缺,下唇3裂;雄蕊内藏,后对短,花药小,前对伸出,能育;
果:小坚果褐色,卵球形,长约1毫米,平滑;
生态习性
国内产地:陕西,甘肃,山西,河北,河南,山东,浙江,江苏,安徽,福建,江西,湖南,湖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及西藏东部;
生境:山坡、路边、林下、灌丛中;
海拔: -3400m;
物候期:花期7-8月,果期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