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ài jué
菜蕨
(食用双盖蕨)
Diplazium esculentum (Retz.) Sm.
形态特征
生活型:根状茎直立;
株:高达15厘米,密被鳞片;叶簇生;
茎:根状茎直立,高达15厘米,密被鳞片;鳞片狭披针形,长约1厘米,宽约1毫米,褐色,边缘有细齿;
叶:能育叶长60-120厘米;叶柄长50-60厘米,基部直径3-5毫米,褐禾杆色,基部疏被鳞片,向上光滑;叶片三角形或阔披针形,长60-80厘米或更长,宽30-60厘米,顶部羽裂渐尖,下部一回或二回羽状;羽片12-16对,互生,斜展,下部的有柄,阔披针形,长16-20厘米,宽6-9厘米,羽状分裂或一回羽状,上部的近无柄,线状披针形,长6-10厘米,宽1-2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截形,边缘有齿或浅羽裂(裂片有小齿);小羽片8-10对,互生,相距1-1.5厘米,平展,近无柄,狭狭披针形,长4-6厘米,阔6-10毫米
雄球花:孢子囊群多数,线形,稍弯曲,几生于全部小脉上,达叶缘;囊群盖线形,膜质,黄褐色,全缘;孢子表面具大颗粒状或小瘤状纹饰;
果:孢子囊群条形,每小脉1条,伸达叶缘;囊群盖同形,膜质,全缘;
染色体:2n=82;
生态习性
产地:江西(庐山、武宁、婺源、德兴、新建、广丰、宜丰、宜黄、井冈山、遂川、瑞金、安远、寻乌、全南)、安徽(祁门、歙县、太平)、浙江(杭州、桐庐、龙泉、庆元)、福建(武夷山、南靖、龙岩、崇安)、台湾(台北、桃源、新竹、台中、花莲、南投、云林、嘉义、台南、台东、屏东)、广东(英德)、海南(澄迈、安定、文昌、儋县、昌江)、香港、湖南(武岗)、广西(金绣大瑶山、百色、南宁)、四川(峨眉山、灌县青城山)、贵州(荔波、望漠)、云南东南部、南部至西南部热带地区;
分布:亚洲热带和亚热带及热带波利尼西亚;
生境:山谷林下湿地及河沟边;
海拔:100-1200m;
功用价值
经济价值:嫩叶可作野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