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óng tái cǎo
丛薹草
Carex cespitosa L.
分类信息
模式产地:模式标本采自瑞典;
形态特征
生活型:秆密丛生;
株:高40-90厘米,纤细,三棱形,基部叶鞘无叶片,紫红褐或红褐色,边缘网状分裂;
茎:杆密丛生,高40-90厘米,纤细,三棱形,基部叶鞘无叶片,紫红褐或红褐色,边缘网状分裂;
叶:叶短于秆,宽2-3.5毫米,边缘稍外卷,粗糙;苞片刚毛状,与小穗近等长,无鞘;
花:小穗3-4,接近,顶生小穗雄性,线形或长圆形,长2-3厘米,余为雌性,有时顶部具少数雄花,长圆形或圆柱形,长0.5-2.5厘米,具短柄;雌花鳞片窄卵形,先端钝,紫褐或锈褐色,中部淡绿色,1脉,边缘白色膜质;
果:果囊卵形或椭圆形,近双凸状或平凸状,长2-2.5(3)毫米,灰绿或淡绿褐色,密生小瘤状突起,无脉或1-3脉不明显,具短柄,喙短,喙口近全缘;小坚果紧包果囊中,宽倒卵形或倒卵形,双凸状,长约1.5毫米,具短柄;花柱基部不膨大,柱头2;
生态习性
产地:黑龙江、吉林、内蒙古、陕西、青海、新疆;
分布:瑞典、芬兰、俄罗斯(高加索、西伯利亚、远东地区)、朝鲜、日本;
生境:沼泽和湿地;
物候:花果期6-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