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ī zàng liú lí cǎo
西藏琉璃草
Cynoglossum schlagintweitii (Brand) Kazmi
物种保护
濒危等级:无危(LC)
分类信息
模式产地:模式标本采自西藏西南部;
形态特征
生活型:半灌木状草本;
株:高8-15厘米;
茎:茎数条丛生,直立或斜升,被向上的柔毛;
叶:基生叶具长柄,长圆形或倒披针形,长2-4厘米,宽0.5-1厘米,先端圆钝,基部渐狭成柄,上面疏生具基盘的硬毛,下面密生伏毛;茎生叶具短柄或无柄,长0.6-1.5厘米;
花:花序顶生,单一或稀分枝,细长,长6-10厘米,花排列疏松;花梗短,长1-1.5毫米,花后伸长至3毫米,下弯;花萼长1-1.5毫米,外面密生向上的硬毛及短伏毛,内面无毛,裂片长圆形,先端钝;花冠蓝色或蓝紫色,钟形,长2-4毫米,基部直径1-1.5毫米,檐部直径3-5毫米,裂片宽卵形,平展,喉部有5个半月形附属物;花药长圆形,长0.5-0.7毫米,花丝极短,长不及0.5毫米,着生花冠筒中部;花柱短,圆柱形,长约为花萼1/2;
果:小坚果卵形,长3-4毫米,背面平,散生锚状刺,边缘锚状刺基部连合形成宽翅边;
生态习性
产地:西藏西南部(札达)及四川西南部(木里);
分布:克什米尔地区;
生境:山坡砂砾地及丛林下;
海拔:2500-4000m;
物候:花期6月,果实7-8月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