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ū máo xiè jiǎ cǎo
蛛毛蟹甲草
(康定蟹甲草)
Parasenecio roborowskii (Maxim.) Y. L. Chen
物种保护
濒危等级:无危(LC)
分类信息
模式产地:模式采自甘肃;
形态特征
生活型:多年生草本;
茎:茎被白色蛛丝状毛或后脱毛;
叶:中部茎生叶卵状三角形或长三角形,长8-13厘米,基部平截或微心形,边缘有不规则锯齿,上面被疏貼生毛或近无毛,下面被白或灰白色蛛丝状毛,基部5脉,叶柄长6-10厘米,被蛛丝状毛;上部叶与中部叶长卵形或长三角形,叶柄短;
花:头状花序在茎端或上部叶腋排成塔状疏圆锥状,偏向一侧着生,花序梗长约3毫米,与花序轴均被蛛状毛和柔毛,具2-3线形或线状披针形小苞片;总爸圆柱形,长0.8-1.3厘米,总苞片(2)3(4),线状长圆形,有微毛,边缘窄膜质,背面无毛,具数条细脉;小花1-3(4),花冠白色;
果:瘦果圆柱形,长3-4毫米,无毛,具肋;冠毛白色;
生态习性
产地:陕西(太白山、佛坪、户县、宁陕)、甘肃(岷县、陉源、榆中、夏河、洮河、隆德、西固、兰州)、青海(大通、西宁、互助、门源、湟源、乐都、玛沁、泽库、湟中、循化)、四川(康定、天全、马尔康、雅江、大金、小金、黑水、道孚、乾宁、茂理、汶川、平武)和云南(巧家荞麦地Liao menti);
生境:山坡林下、林缘、灌丛和草地;
海拔:1740-3400m;
物候:花期7-8月,果期9-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