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ǎo huā jiá mí
少花荚蒾
Viburnum oliganthum Batalin
物种保护
濒危等级:无危(LC)
分类信息
模式产地:模式标本采自四川;
形态特征
生活型:常绿灌木或小乔木;
株:高2-6米;当年小枝褐色,有凸起的圆形皮孔,连同花序散生黄褐色簇状微柔毛,二年生小枝灰褐色或黑色,无毛;
枝:芽有1对通常宿存的大鳞片,外被簇状伏毛;
叶:叶亚革质革质,稀厚纸质,倒披针形、条状披针形、倒卵状长圆形或长圆形,稀倒卵形,长5-10(-13)厘米,离基部1/3-1/2以上具疏浅锯齿,齿顶细尖内弯或向前,稀外展,上面中脉隆起,侧脉5-6对,达叶缘前弯拱网结,上面略下陷;叶柄长0.5-1.5厘米,连同总花梗、苞片、小苞片和萼均带紫红色;
花:当年小枝褐色,有凸起圆形皮孔,连同花序散生黄褐色簇状微柔毛,二年生小枝无毛;圆锥花序顶生,长2.5-4.5(-10)厘米,宽2-4厘米,总花梗长(1.2-)2.5-7厘米,细而扁,花生于序轴第1-2级分枝;苞片和小苞片宿存;萼筒筒状倒圆锥形,长约2毫米,萼齿三角状卵形,长约0.5毫米;花冠白或淡红色,漏斗状,长6-8毫米,裂片宽卵形,长约筒部1/4;花药紫红色;柱头高出萼齿;
果:果实红色,后转黑色,宽椭圆形,长6-7毫米,直径4-5毫米;核扁,有1条宽广的深腹沟;
生态习性
产地:湖北西部、四川东部和东南部至西南部、贵州东北部和西部、云南东北部及西藏(逢曲);
生境:丛林或溪涧旁灌丛中及岩石上;
海拔:1000-2200m;
物候:花期4-6月,果期6-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