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ān nán fān chún lán
滇南翻唇兰
Hetaeria affinis (Griff.) Seidenf. & Ormerod
物种保护
濒危等级:无危(LC)
分类信息
模式产地:模式标本采自印度(阿萨姆);
形态特征
生活型:植株高25-45厘米;
茎:根状茎伸长,茎状,匍匐,具节;茎直立,较粗壮,无毛,具6-8枚较疏生的叶;
叶:叶具柄,叶片稍偏斜的卵形或椭圆形,长7.5-13厘米,宽3.5-5.5厘米,先端急尖,基部钝,上面绿色,具5条绿色脉;叶柄长2.5-5厘米,基部扩大成抱茎的鞘;
花:宽3毫米,先端渐尖,与子房近等长;子房圆柱形,不扭转,被密的腺状柔毛,连花梗长8-9毫米;花小,前部略张开;萼片绿色,先端背面带粉红色,背面密被腺状柔毛,中萼片宽卵形,舟状,长5毫米,宽3.5毫米,先端钝尖,具3脉,与花瓣粘合呈兜状;侧萼片宽卵形,凹陷,略偏斜,长4.2毫米,宽3.2毫米,先端钝,具1脉;花瓣白色,薄,倒卵形,长4.5毫米,宽3毫米,先端微突,具1脉,两侧稍不等;唇瓣葫芦状卵形,凹陷,长3.5毫米,前部片小,宽卵形,长0.5毫米,宽0.8毫米,先端钝,片的基部之下缢缩,后部扩大,长约3毫米
生态习性
产地:云南南部(西双版纳:景洪、勐腊、曼丕)、麻栗坡;
分布:锡金、印度东北部、缅甸北部、泰国;
生境:密林下;
海拔:820-1000m;
物候:花茎直立,被密的腺状柔毛;总状花序具多数花,长7-10厘米,下部具3-5枚鞘状苞片;花苞片披针形,长7-8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