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āng shā hāo
光沙蒿
(金砂蒿、疏花光沙蒿)
Artemisia oxycephala Kitag.
分类信息
模式产地:模式标本采自辽宁西部;
形态特征
生活型:亚灌木状草本或小灌木状;
茎:茎成丛,高达80厘米;茎和老枝皮薄片剥落;
叶:叶两面无毛或幼微被柔毛;基生叶宽卵形,具长柄;茎下部与中部叶宽卵形或近圆形,长2-5厘米,二回羽状全裂,每侧裂片2-3,中部与下部裂片3全裂,小裂片线形,长1.5-2厘米,宽1.5-2毫米,基部半抱茎,近无柄;上部叶与苞片叶3-5全裂或不裂;
花:头状花序长卵形,径1.5-2.5(-3.5)毫米,梗长2-4毫米或近无梗,排成穗状总状花序或复总状花序,在茎上组成圆锥花序;总苞片无毛;雌花8-14;两性花3-10;
果:瘦果长圆形;
生态习性
产地:黑龙江(西部)、吉林(西部)、辽宁(西部)、内蒙古、河北(北部)、山西(北部);
生境:干草原、干山坡、固定沙丘、沙碱地或湖滨沙地池见于森林草原附近地区,局部地区成植物群落的建群种或主要伴生种;
物候:花果期8-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