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ú shù
槲树
(柞栎、大叶波罗、檞树)
Quercus dentata Thunb.
物种保护
濒危等级:无危(LC)
形态特征
生活型:落叶乔木;
株:高达25米,树皮暗灰褐色,深纵裂;
枝:小枝粗壮,有沟槽,密被灰黄色星状绒毛;芽宽卵形,密被黄褐色绒毛;
叶:叶片倒卵形或长倒卵形,长10-30厘米,宽6-20厘米,顶端短钝尖,叶面深绿色,基部耳形,叶缘波状裂片或粗锯齿,幼时被毛,后渐脱落,叶背面密被灰褐色星状绒毛,侧脉每边4-10条;托叶线状披针形,长1.5厘米;叶柄长2-5毫米,密被棕色绒毛;
花:雄花序生于新枝叶腋,长4-10厘米,花序轴密被淡褐色绒毛,花数朵簇生于花序轴上;花被7-8裂,雄蕊通常8-10个;雌花序生于新枝上部叶腋,长1-3厘米;
果:坚果卵形至宽卵形,直径1.2-1.5厘米,高1.5-2.3厘米,无毛,有宿存花柱;
生态习性
产地: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山东、江苏、安徽、浙江、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等省;
分布:朝鲜、日本;
生境:杂木林或松林中;
海拔:50-2700m;
物候:花期4-5月,果期9-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