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ú sū jīn shí hú
流苏金石斛
Flickingeria
fimbriata
(Blume) Hawkes
物种保护
濒危等级:
无危(LC)
分类信息
模式产地:
模式标本采自印度尼西亚(爪哇);
形态特征
茎:
根状茎径5-7毫米,每6-7个节间生1茎;
叶:
叶长圆状披针形或窄椭圆形,长10-20厘米,宽3-5厘米,先端稍凹缺;
花:
花序生于叶腋,具1-3花;萼片和花瓣奶黄色带淡紫红色斑点;中萼片卵状披针形,长约9毫米,宽约2.5毫米,侧萼片斜卵状披针形,与中萼片近等长,萼囊与子房成锐角,花瓣披针形,长9毫米,唇瓣长1.5厘米;后唇白色,内侧密被紫红色斑点,半倒卵状,前唇扇形,先端近平截,两侧边缘褶皱状,唇盘具2-3条黄白色褶脊,褶脊在后唇平直,在前唇呈鸡冠状;
生态习性
产地:
海南(三亚市、保亭、琼中)、广西西南部(龙州、靖西)、云南东南部(建水、西畴、麻栗坡);
分布:
泰国、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印度的安达曼群岛和尼科巴群岛;
特有:
特产;
生境:
山地林中树干上或林下岩石上;
海拔:
760-1700m;
物候:
花期4-6月;
iPlant.cn©植物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