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ǒu shé cǎo
狗舌草
Tephroseris kirilowii (Turcz. ex DC.) Holub
分类信息
模式产地:模式采自河北;
形态特征
生活型:多年生草本;
茎:根茎斜升,常覆盖以褐色宿存叶柄;
叶:基生叶莲座状,长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5-10厘米,基部楔状渐窄成具翅叶柄,两面被白色蛛丝状绒毛;茎生叶少数,下部叶倒披针形或倒披针状长圆形,长4-8厘米,无柄,基部半抱茎;上部叶披针形,苞片状;
花:头状花序排成伞形伞房花序,花序梗密被蛛丝状绒毛和黄褐色腺毛,基部具苞片,上部无小苞片;总苞近圆柱状钟形,长6-8毫米,总苞片18-20,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绿或紫色,草质,具窄膜质边缘,背面被蛛丝状毛,或脱毛;舌状花13-15,舌片黄色,长圆形,长6.5-7毫米;管状花多数,花冠黄色,长约8毫米;
果:瘦果圆柱形,密被硬毛;冠毛白色,长约6毫米;
生态习性
产地:黑龙江、辽宁、吉林、内蒙古、河北、山西、山东、河南、陕西、甘肃、湖北、湖南、四川、贵州、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广东及台湾;
分布:俄罗斯远东地区、朝鲜、日本;
生境:草地山坡或山顶阳处;
海拔:250-2000m;
物候:花期2-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