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ài suān cǎo
耐酸草
Bromus pumpellianus Scribn.
物种保护
濒危等级:无危(LC)
分类信息
模式产地:模式标本采自美国;
形态特征
生活型:多年生;
茎:具横走根茎;秆高0.6-1.2米,4-6节,节密生倒毛;
叶:叶鞘常宿存杆基,无毛或疏生倒柔毛,叶舌长约1毫米,先端齿蚀状;叶片长约15厘米,宽6-7毫米,上面疏生柔毛,下面与边缘粗糙;
花:圆锥花序开展,长约20厘米;分枝长2-6厘米,具1-2小穗,棱具细刺毛,2-4着生主轴;小穗具9-13花,长2.5-4厘米,宽5-8毫米;小穗轴节间长2-2.5毫米,被柔毛;颖先端尖,具膜质边缘,第一颖长7-9毫米,1脉,第二颖长0.9-1.1厘米,3脉;外稃披针形,长1-1.4厘米,宽约1.5毫米,下面与膽腿,7脉,间脉和聽较短或不明显,中部以下脊和边缘常具长1-2毫米柔毛,具长2-5毫米的芒:内稃脊具纤毛,稍短于外稃;花药长4-6毫米;
果:颖果常不发育;
生态习性
产地:黑龙江、内蒙古、山西;
分布:遍布于欧亚大陆温带、北美;
生境:中山带草甸、河谷灌丛草地上;
海拔:1000-2500m;
物候:花果期6-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