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án cǎo
楠草
Ruellia repens L.
物种保护
濒危等级:数据缺乏(DD)
形态特征
生活型:多年生披散草本;
株:高15-50厘米,茎膝曲状,下部常斜倚地面,多分枝,无毛或嫩枝被微柔毛;
茎:茎膝曲状,下部常斜倚地面,多分枝;
叶:叶薄纸质,卵形至披针形,长1.5-4厘米或过之,宽8-20毫米,顶端渐尖或短渐尖,有时钝头,基部阔楔尖或近圆,全缘,两面散生透明、干时白色的疏柔毛,缘毛短而密;中脉在背面凸起;侧脉纤细,每边4-5条;叶柄长3-5毫米;
花:花单生叶腋;花梗长约1毫米;小苟片叶状;花萼裂片长约5毫米;花冠紫色或后裂片深紫色,长约2厘米,被短柔毛,花冠筒短,喉部钟形,冠檐整齐;雄荡内藏,后方雄蕊花药比前方雄蕊小;
果:蒴果淡棕黄色,纺锤形,长1.2厘米;种子每室6,彼此重叠,近球形,径约3毫米,有增厚的边缘,被紧贴柔毛;
生态习性
产地:台湾(屏东、台南)、香港、广东(广州、汕头、阳江)、广西(梧州白鹤山、合浦)、海南(万宁、三亚、昌江、坝王岭)、云南(景洪、勋腊)、重庆(奉节);
分布:印度、马来西亚至菲律宾;
生境:生于低海拔路边或旷野草地上,常见;
物候:花期:早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