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uān xī dōu bèi lán
川西兜被兰
(斑被兜被兰)
Ponerorchis compacta (Schltr.) X. H. Jin, Schuit. & W. T. Jin
分类信息
模式产地:模式标本采自四川西北部(Tsipula)马尔康至康定一带;
形态特征
生活型:植株高8-9厘米;
茎:块茎椭圆形,肉质,长1-2厘米;茎圆柱形,挺直,无毛,基部具2枚叶,其下具1-2枚圆筒状鞘,在叶之上无小的不育苞片;
叶:先端钝,内面具乳突,具1脉,与中萼片紧密贴生;唇瓣前伸反折,长9-10毫米,基部楔形,中部以下明显3裂,上面具密的细乳突,侧裂片先端之间宽7毫米,侧裂片稍叉开,偏斜的舌状,先端钝,内侧边缘长3毫米,中裂片狭舌状,长约6毫米;距粗壮,圆筒状圆锥形,长6-7毫米,基部宽2.5毫米,向前稍弯曲,末端钝;
花:总状花序具6-8朵密生的花,长3-3.5厘米,直径约2厘米;花序轴无毛;花苞片直立伸展,狭披针形,先端渐尖,较子房稍长;子房圆柱状纺锤形,长6-7毫米,扭转,无毛;花较大,粉红色;萼片在3/4以上紧密靠合成兜,兜长10-11毫米,宽约10毫米;中萼片狭长圆状披针形,凹陷,长9-10毫米,宽3-3.5毫米,先端近急尖,具3脉;侧萼片斜镰状披针形,长10-11毫米,宽3.5-4毫米,先端渐尖,具2脉;花瓣近镰状线形,长8-9毫米,宽1.4-1.5毫米;
生态习性
产地:四川西北部;
生境:湿润的高山草地;
海拔:4000-4100m;
物候:花期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