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ēn lǜ shān lóng yǎn
深绿山龙眼
Helicia nilagirica Bedd.
物种保护
濒危等级:无危(LC)
分类信息
模式产地:模式标本采自印度;
形态特征
生活型:乔木;
株:高5-12米;
枝:小枝无毛;
叶:叶倒卵状长圆形、椭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5-)10-20(-23)厘米,先端短渐尖、近急尖或钝,基部楔形,稍下延,全缘,有时边缘和上半部叶缘具疏生锯齿,幼时被毛,成长后两面无毛,中脉在上面稍凸起,侧脉(5)6-8对,在下面凸起,网脉在两面明显;叶柄长1-2(-3.5)厘米;
花:总状花序腋生或生于小枝已落叶的叶腋,长10-18(-24)厘米,初密被锈色短毛;苞片披针形,长约1毫米,被柔毛;花梗常双生,长1.5-2(-3)毫米,基部彼此贴生;小苞片长约0.5毫米;花被筒长1.2-1.8厘米,白或淡黄色,无毛;花药长约2.5毫米;腺体4,卵球形或近球形,稀1-2延长成丝状附属物,在中下部呈螺旋状弯曲;子房无毛;
果:果近扁球形,径(2-)2.5-3.5厘米,顶端具短尖,基部骤窄呈短柄状,果皮干后革质,厚2-4毫米,绿色;
生态习性
产地:云南西南部和南部;
分布:印度、锡金、不丹、缅甸、泰国、老挝、越南;
生境:山地和山谷常绿阔叶林中;
海拔:1000-2000m;
物候:花期5-8月,果期11月至翌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