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ào shā shēn
泡沙参
(泡参、奶腥菜花、灯笼花、灯花草、长叶沙参)
Adenophora potaninii Korsh.
分类信息
模式产地:模式标本采自青海西宁附近;
形态特征
茎:茎高达1米,不分枝,常单支发自1条茎基上,被倒生短硬毛,稀近无毛;
叶:茎生叶卵状椭圆形或长圆形,稀线状椭圆形或倒卵形,长2-7厘米,每边具2至数个粗齿,两面有疏或密的短毛,无柄,稀下部叶有短柄;
花:花序基部常分枝,组成圆锥花序,有时仅数花集成假总状花序;花梗长不过1厘米;花萼无毛,萼筒倒卵状或球状倒卵形,裂片窄三角状钻形,长3-7毫米,边缘有1对细长齿;花冠钟状,紫、蓝或蓝紫色,稀白色,长1.5-2.5厘米,裂片卵状三角形,长5-8毫米;花盘筒状,长2-2.6(-3)毫米,至少顶端被毛;花柱与花冠近等长或稍伸出;
果:蒴果球状椭圆形或椭圆状,长约8毫米;
种子:种子长椭圆状,有1条翅状棱;
染色体:2n=102;
生态习性
产地:青海东部(门源、西宁、同仁)、四川西北部(巴圹、宝兴、大金、马尔康、黑水、茂县、松潘、南坪)、甘肃东南部(永昌以东)、宁夏南部(固原、泾源)、陕西(陕北和陕南西部的略阳、勉县)、山西西南部(五寨、孝义、运城一线以西);
生境:阳坡草地,少灌丛或林下;
海拔:3100m;
物候:花期7-10月,果期10-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