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ú yè lán
无叶兰
Aphyllorchis montana Rchb. F.
物种保护
濒危等级:无危(LC)
分类信息
模式产地:模式标本采自斯里兰卡;
形态特征
株:植株高达70厘米;
茎:根状茎直生、多节;茎下部具多枚长0.5-2厘米的抱茎的鞘,上部具数枚长1-1.3厘米不育苞片;
花:花序长达20厘米,疏生数花至10余花;苞片反折,线状披针形,长0.6-1.4厘米,短于花梗和子房;子房有时略被微柔毛:花黄或黄褐色,近平展,后常下垂;中萼片舟状,长圆形或倒卵形,长0.9-1.1厘米,具3脉,中脉在背面近顶端粗糙,侧萼片非舟状:花瓣较短,质薄,近长圆形,唇瓣长7-9亳米,下部近基部缢缩成上下唇,下唇稍凹入,长约2毫米,内有不规则突起,两侧具三角形或三角状披针形耳,上唇卵形,长5-7毫米,有时多少3裂,边缘稍波状;蕊柱长0.7-1厘米,稍弯曲,顶端略扩大;
生态习性
产地:台湾北部(台北)、海南南部(崖州)、广西东部至西部(靖西、苍梧)和云南南部(景洪、勐腊、勐海);
分布:锡金、印度、斯里兰卡、越南、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日本(琉球群岛)均;
生境:林下或疏林下;
海拔:700-1500m;
物候:花期7-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