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uí sī hǎi táng
垂丝海棠
Malus halliana Koehne
形态特征
生活型:乔木;
株:高达5米;
枝:小枝微弯曲,初有毛,旋脱落;冬芽卵圆形,无毛或仅鳞片边缘有柔毛;
叶:叶卵形、椭圆形至长椭圆状卵形,长3.5-8厘米,先端长渐尖,基部楔形至近圆形,边缘有圆钝细锯齿,沿脉有时被短柔毛,上面有光泽,常带紫晕;叶柄长0.5-2.5厘米,幼时被疏柔毛,老时无毛,托叶披针形,早落;
花:花4-6,组成伞房花序;花梗细弱,下垂,长2-4厘米,紫色,有稀疏柔毛;花径3-3.5厘米;被丝托外面无毛,萼片三角状卵形,长3-5毫米,先端钝,全缘,外面无毛,内面密被绒毛,与被丝托等长或稍短,花瓣常5数以上,粉红色,倒卵形,长约1.5厘米,基部有短爪;雄蕊20-25,约等于花瓣1/2;花柱4或5,基部有长绒毛;顶花有时无雌蕊;
果:果梨形或倒卵圆形,径6-8毫米,稍带紫色,萼片脱落;果柄长2-5厘米,花期3-4月,果期9-10月;
生态习性
国内产地:江苏、浙江、安徽、陕西、四川、云南;
生境:山坡丛林中或山溪边;
海拔:50-1200m;
物候期:花期3-4月,果期9-10月;
功用价值
经济价值:嫩枝、嫩叶均带紫红色,花粉红色,下垂,早春期间甚为美丽,各地常见栽培供观赏用,有重瓣、白花等变种;
植物文化:春工叶叶与丝丝,怕日嫌风不自持; 晓镜为谁妆未办,沁痕犹有泪臙脂; ——宋 范成大《垂丝海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