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ǎn jǔ
短蒟
Piper
mullesua
Buch.-Ham. ex D. Don
物种保护
濒危等级:
无危(LC)
形态特征
茎:
茎纤细,质硬,下部具疣;
叶:
叶纸质至薄革质,无腺点,椭圆形,窄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长7.5-9厘米,先端尾尖,基部楔形,两侧相等或略偏斜;叶脉5(-7),在下面显著隆起,最上1对常互生,离基1-2.5厘米,网脉明显叶柄纤细,长0.7-2厘米;
花:
浆果倒卵形,基部嵌生于花序轴中,顶端具4角,直径约2.5毫米;
果:
核果倒卵圆形,径约2.5毫米,顶端钝圆,基部嵌生于花序轴;
生态习性
产地:
广东南部(海南琼中)、云南东南至西南和西北部(东起富宁,南至勐笼,西至盈江、腾冲,西北经福贡达贡山)、四川南部(米易)、西藏南部(墨脱);
分布:
印度、尼泊尔、不丹;
特有:
我国特有;
生境:
山坡、山谷林中或溪涧边;攀援于树上;
海拔:
800-2100m;
物候:
花两性;花序短,近球形,在小枝之顶与叶对生,长约3毫米,直径2.5-3毫米,于果期延长增大;总花梗长2-3毫米;苞片圆形,边缘不整齐,具短柄,盾状,直径约1毫米,背面无毛,苞片柄和花序轴被毛;雄蕊2枚,花药肾形,花丝与花药近等长;子房倒卵形,柱头3-4,很小;
iPlant.cn©植物智